您的位置: 星辰在线

老人孩子总咳嗽?警惕是肺炎早期信号!这6个易混淆症状别误当“普通感冒”

资讯热点 | 2025-11-17 16:25:56
星辰在线 | 编辑:丁辰欢

  冬季悄然而至,呼吸道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。最近在门诊中,因“咳嗽久治不愈”前来就诊的老人和儿童数量显著增多,这一现象着实让人揪心。你知道吗?在我国,每年因肺炎住院的儿童超过200万例,而60岁以上老年人患肺炎的发病率竟是年轻人的5倍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约30%的早期肺炎被误诊为普通感冒,进而导致病情被延误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梳理肺炎与感冒的鉴别要点,帮助大家科学应对,守护家人的健康。

  一、肺炎为何“偏爱”老人孩子?三大脆弱因素需警惕

  肺炎是由细菌、病毒、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,老人和儿童因其生理特点更易中招。

  免疫系统“防线薄弱”。儿童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,6个月至3岁是肺炎高发期;老年人免疫功能衰退,且常合并糖尿病、慢阻肺等基础疾病,感染风险增加3倍。

  呼吸道结构“易受攻击”。儿童气道管腔狭窄、黏膜柔嫩,分泌物易堵塞引发感染;老年人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,排痰能力下降,病原体易在肺部定植。

  环境因素“推波助澜”。冬季门窗紧闭导致室内空气流通差,病毒浓度升高;空调使用不当(温度过高/过低)会刺激呼吸道黏膜。

  二、肺炎早期“伪装术”:这6个症状与感冒高度相似

  咳嗽的“性质差异”。感冒咳嗽:多为干咳或少量白色黏痰,夜间平卧时加重。肺炎咳嗽:痰量增多且颜色改变(黄绿色脓痰、铁锈色痰),伴胸痛(深呼吸时加重)。

  发热“持续模式”不同。感冒发热:多为低热(37.5℃-38℃),持续1~3天自行消退。肺炎发热:体温常超过38.5℃,且持续3天以上,退热药效果差。

  呼吸频率“异常加快”不同。感冒呼吸:平稳,无呼吸困难。肺炎呼吸:频率增快(儿童>40次/分,老人>20次/分),伴鼻翼扇动、三凹征(胸骨上窝、肋间隙凹陷)。

  精神状态“明显改变”不同。感冒精神:一般无影响,或轻微乏力。肺炎精神:儿童出现烦躁不安、嗜睡;老人表现为反应迟钝、意识模糊。

  胃肠道症状“伴随出现”也有所不同。感冒胃肠道:偶有食欲减退。肺炎胃肠道:频繁呕吐、腹泻(尤其婴幼儿),易被误诊为胃肠炎。

  全身症状“严重程度”不同。感冒全身:肌肉酸痛轻微。肺炎全身:头痛、肌肉酸痛明显,老年人可能出现跌倒、尿失禁等非典型表现。

  三、科学应对“三步法”:从家庭观察到及时就医

  1.家庭观察“四要点”

  测体温:每日4次测量体温(晨起、午后、睡前、夜间),记录变化曲线。

  数呼吸:儿童安静状态下观察胸廓起伏,老人可观察鼻翼扇动频率。

  听声音:将耳朵贴近患者胸部,肺炎患者可闻及“咕噜咕噜”的湿啰音。

  看状态:儿童是否拒绝玩耍,老人是否能正常进食、如厕。

  2.就医指征“红绿灯”

  立即就医(红灯):呼吸急促、口唇发紫、精神萎靡、高热不退(>39℃)超过3天。

  尽快就诊(黄灯):咳嗽加重、痰中带血、胸痛、持续呕吐腹泻。

  居家观察(绿灯):低热、轻微咳嗽、精神食欲正常。

  四、预防肺炎“防护网”:从日常细节筑牢防线

  疫苗接种“双重保护”。儿童按时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、流感疫苗。老人优先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、流感疫苗(尤其患有慢阻肺、糖尿病者)。

  每日开窗通风2次(每次30分钟),保持室内湿度50%~60%,定期清洗空调滤网。不要在室内吸烟,使用加湿器时添加消毒剂,不要让儿童接触二手烟。

  坚持勤洗手(用流动水+肥皂揉搓20秒),坚持咳嗽礼仪(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),坚持适量运动(儿童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,老人每周3次散步),坚持均衡饮食(儿童保证每日500毫升奶量,老人增加优质蛋白摄入)。

  肺炎虽凶险,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可完全康复。守护呼吸健康,从识别每一个危险信号开始。让我们用科学知识为家人筑起防病屏障,让老人安享晚年,让孩子健康成长!

  (本网作者系湖南省肿瘤医院胸内一科主任医师 张乐蒙)

【来源:星辰在线】

标签: